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小儿胃结块症

小儿胃结块症

小儿胃结块症简介:胃结块症(bezoar of stomach)又称胃石症,指由于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并影响消化功能。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温胃舒颗粒,仲景胃灵胶囊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胃石症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胃石的种类及其所在位置及有无并发症。

  植物性胃石症病儿多有于近日或发病前几小时空腹一次吞食大量黑枣,柿子,山楂等历史,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可有恶心,呕吐,阵发性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便秘等,少数病儿以腹部肿块就诊,查体时可在上腹部触到形状不规整质地坚硬的肿块,可活动,有轻压痛。

  毛发性胃石症病儿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为偶然发现胃内异物,晚期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或有胀满,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石长期刺激胃黏膜可发生溃疡,出现溃疡病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发生腹膜炎,病程长者则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在上腹部能触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硬的可活动性肿块,无压痛或仅有轻压痛,巨大胃石可导致幽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梗阻,另外,这些病儿前额部位往往毛发稀疏。

  大量进食柿子后几小时出现症状,上腹不适或疼痛,进食后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水样或黏液及食物残渣,量不多,可有咖啡样物,但不会有大量呕血,出血原因为柿石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溃疡所致,还可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反酸,烧心等症状。

  体检约有1/3患者在上腹可触及肿块,有上腹弥漫性压痛,胃石(如巨大发团)堵住幽门,可有幽门梗阻的表现,胃石压迫胃壁,使其坏死穿孔;排入肠道可引起肠梗阻。

  二、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或吞食大量黑枣,柿子的病史,对诊断很有价值,钡餐X线检查可见胃内有巨大的充盈缺损区,推之能移动;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巨大强反射光团,均有助于诊断。

  纤维内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到胃石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并可将植物性胃石捣碎,以利排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秋季,有进食柿子,黑枣等病史,有典型症状,借助X线,B超,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胃石有2种,即植物球和毛发球和乳酸石。

  1、植物性胃石:

  由食入的各种植物种子和纤维素混合构成的,包括鞣酸、纤维素、果胶、胶质等。食生柿或黑枣易形成植物球,因生柿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变成一种黏稠的胶样物,与食入的过多的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而成。胃柿石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结石。

  2、毛发球:

  由长短不一的毛发和植物纤维等构成的,也可混有毛线及动物毛等,其颜色呈暗绿色或黑色,质坚硬,有恶臭。多见于有吞食毛发习惯的神经质女性,多发生于20~30 岁之间。

  3、乳酸石:

  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

  二、发病机制

  1、植物性胃石:

  柿子中含有鞣质(phlobatannin)及树胶、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柿石。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

  山楂、黑枣等亦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常可形成胃石。南方产柿子果肉松、多汁,不易形成柿石。

  残胃胃石症一般发生于残胃伴胃动力障碍者,多为植物性结石。饮食纤维成分高,术后输出口引流减少及食物咀嚼少等原因使植物的根、叶、皮在胃内与黏液凝结成结石。

  2、毛石:

  毛发进入胃内附着于黏膜而不易排出,反复食入,因互相交织缠绕而形成发球。

  毛发石多呈J 形、U 形,表面粗糙不平,附有黏液并有腐败臭味。对胃长期刺激可发生溃疡或穿孔。

  3、乳酸石:

  低体重新生儿胃运动功能弱,高浓度奶可在胃内形成乳酸胃石。虫

  胶石常见于有吸吮虫胶酒精习惯的油漆工人,有些药物成分如碳酸钙、铋剂及一些坚硬的中药丸、造影用硫酸钡也有在胃内形成胃石的报道。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加强预防宣传教育,避免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避免吞咽毛发,生鸡蛋等的习惯。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鉴别,与胃溃疡穿孔和其他原因肠梗阻鉴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四肢发凉等征象。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外周血检查:

  可见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

  二、生化检查:

  血钠、血钾、血钙、血磷、血镁和血pH值均可发生变化。

  发生腹膜炎者,腹腔穿刺液有白细胞增高等结果。

  三、X线检查:

  X 线钡餐透视或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钡剂在胃内产生分流现象,并显示浮于钡剂上层游离性、团块状、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区,而胃黏膜结构光整,胃壁柔软。当胃内钡剂排空后仍可见团块影上有条索状、网状或片状钡斑黏附。按压团块阴影无明显压痛,并可随力度而改变轮廓形态及位置,提示结块有一定压缩性、游走性。

  由于柿石不能透过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可发现密度增高影,钡餐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改变体位时,可在胃内移动。

  四、B超:

  可发现胃内有潴留物,胃石较大者,腹部可探及弧形光带,边缘不规则,毛糙。于两侧可见流动的暗区。石块移动不明显,胃石较小者,给水后光团随体位移动。

  五、胃镜检查:

  可看到暗褐色可移动的胃石,由活检钳取出即可明确诊断。

  六、纤维内镜检查:

  纤维内镜下可直视观察胃内结石的形态、性状等。植物性胃石因结块成分不同,可呈黄色、棕色、褐色或绿色,常为圆形、椭圆形的单个或多个游离团块。

  纤维内镜还可了解胃部有否合并胃炎、溃疡病等其他征象,必要时还可钳取结块成分或并发症的胃组织进行分析。

  因此。有条件的医院疑胃石症者应把纤维内镜检查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小儿胃结块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1)用2%~5%碳酸氢钠反复洗胃或口服10%碳酸氢钠,10ml,3次/d。

  (2)中药治疗。

  (3)胃镜活检钳或圈套器、网篮碎石并将胃石取出。

  (4)胃镜下激光碎石治疗。

  2.外科治疗

  如胃石很大,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有幽门梗阻或穿孔时,特别是胃内发团由于毛发与胃石块裹绕,不易用药消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预后

  胃石可自行排出或经手术取出后,预后良好;胃石伴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一般将胃石取出,溃疡即可自愈。

小儿胃结块症辨证论治

  一、推拿疗法:

  1、推拿穴位:

  包块局部推揉1分钟,摩腹400次,揉脐400次,摩胁肋1分钟,捏脊3—5遍,退六腑100次。

  2、加减:

  (1)舌淡苔白者,补脾200次;

  (2)舌苔厚腻者,泻胃100次;

  (3)恶心呕吐明显者,下推天柱100次;

  (4)呃逆明显者,泻肝100次。

  以上手法,每日2遍。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小儿胃结块症一般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小儿胃结块症饮食原则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这样可以补充病人体内缺少的营养物质。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