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赖特综合征)

反应性关节炎简介: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常表现为突发性急性关节炎并且伴有独特的关节外皮肤粘膜症状。目前认为本病有两种形式:性传播和痢疾型。前者主要见于20~40岁年轻男性,大多数情况下是生殖器被沙眼衣原体感染。赖特综合征女性、儿童和老年人少见,他们通常在肠道细菌感染后获得痢疾型,其中主要是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以及弯曲杆菌属。赖特综合征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标记(HLA-B27)和免疫失调有关。滑膜的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炎症。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国外的发病率在0.06%~1%不等,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报道。</p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洛索洛芬钠片,依托度酸片,骨肽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发病较急,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为一过性单关节受累,也可出现严重的多关节炎,甚至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或眼炎及心脏受累等关节外表现。

  在多数病例,关节炎之前几天至数周有肠道、泌尿生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以及这些感染的细菌学证据。但是少数患者并无明确的病史。临床上,反应性关节炎可因致病菌种类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1.一般症状

常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全身不适、肌痛及低热。少数患者可有中度发热。

  2.关节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感关节疼痛,重者则出现明显的多关节炎,甚至活动受限。典型的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非对称性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如膝、踝和髋关节。肩、肘、腕及手足小关节也可受累。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增高,或伴有皮肤红斑。足小关节的腊肠趾比较常见。在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腰背及骶髂关节疼痛。

  3.肌腱端炎

肌腱端炎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肌腱在骨骼附着点局部的疼痛及压痛。以跟腱、足底肌腱、髌腱附着点及脊柱旁最易受累。重症患者可因局部疼痛使活动受限或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

  4.皮肤黏膜

皮肤黏膜病变在反应性关节炎比较常见。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为手掌及足底的皮肤溢脓性角化症。这种皮肤损害以及在部分患者出现的指甲粗糙、增厚等可类似于银屑病的皮肤表现。主要见于淋球菌感染等性交后反应性关节炎,其他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则很少出现,其原因尚不清楚。

  部分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漩涡状龟头炎、膀胱炎及前列腺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相应症状和体征。在女性患者尚可有宫颈炎及输卵管炎。

  结节性红斑仅见于部分患者,以耶尔森菌感染者为主。临床研究发现,HLA-B27的表达可能与结节性红斑的发生无关。

  口腔溃疡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常见表现,多为浅表无痛性小溃疡,可发生于腭部、舌缘、口唇及颊黏膜。

  5.肠道病变

肠道感染为反应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之一。患者于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可有腹泻史,部分病例在出现关节炎时仍有肠道症状。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充血、糜烂或类似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样外观。此期患者的便培养多无细菌生长。

  6.泌尿道表现

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状,且多发生于关节炎之前。但是,许多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7.眼损害

眼损害在反应性关节炎常见。而且,可以是本病的首发症状。患者可出现结膜炎、巩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此外,可有内眼炎如虹膜炎及虹膜睫状体炎。因此,可表现有畏光、流泪、眼痛、内眼受累则可视力下降。出现眼损害的患者应常规行眼科检查,并予以相应的局部治疗,如可的松滴眼液点眼、散瞳等,以免出现永久性眼损害。

  8.内脏受累

反应性关节炎偶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主动脉关闭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渗出性胸膜炎。曾有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并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个案报道。个别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蛋白尿及镜下血尿。但一般无严重肾损害。

  二、诊断

   1.典型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异常,对诊断有参考意义,但不具特异性。对于起病较急的非对称性下肢关节炎应首先考虑反应性关节炎的可能,若结合患者前驱感染史,并排除其他关节炎,一般可确定诊断。临床上,除关节炎的特点外,需注意患者有无黏膜皮肤损害、指甲病变、眼炎及内脏受累。Kingsley和Sieper在1996年提出的反应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HLA-B27阳性、关节外表现(如结膜炎、虹膜炎、皮肤、心脏炎与NS病变等)或典型脊柱关节病的临床表现(腰痛、肌腱端炎等)不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必备条件。

  1999年,Sieper和Braun发表了他们在第三次国际反应性关节炎研讨会上建议的诊断标准,并提议进行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标准强调了前驱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2.不典型反应性关节炎

典型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对不典型的病例则需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一过性或轻症患者的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史或不洁性接触史往往对诊断很有帮助,需仔细询问。笔者发现不少患者无明显膝关节疼痛,但体检却有膝关节积液。说明仔细体格检查对发现体征及提示诊断很有意义。

  3.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已逐渐被多数人认可,它不等同于急性风湿热。本病的特点包括: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②非游走性关节炎/关节痛;③结节性红斑或多形性红斑;④部分患者有一过性肝损害;⑤无心脏炎表现;⑥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增高;⑦咽拭子培养阳性;⑧HLA-DRB1*01阳性率增加。

  此外,曾有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心脏炎的个案报道。

  4.实验室检查

尿、便、咽拭子及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对诊断及鉴定致病菌类型有重要意义。血沉、C-反应蛋白、关节液及自身抗体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但是,有助于对病情估计及与其他关节病的鉴别诊断。典型病例的诊断无需HLA-B27测定,在不典型患者,HLA-B27阳性提示反应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但其阴性并不能除外本病的诊断。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赖特综合征检查

一、病因

  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免疫异常和遗传有关。由于本病可见于集体生活环境的人群,而且起病很急,先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用抗生素治疗似有效,33%~47%的病人尿培养沙眼衣原体阳性,所以长期以来认为衣原体、螺旋体、痢疾杆菌、第4性病菌、支原体、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等为其感染性病因,但均未得到证实。相反,根据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推测,体内免疫反应相关的炎症机制对本病起决定性作用。另外,在病人血内查到抗前列腺抗体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从而提示体内炎症是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据报告,本病在英国、美国多发生于性生活后,而在欧洲、非洲、中东和远东多发生在细菌性痢疾之后。

1.感染

在英国和北美大多数赖特综合征发生在性交后,称为性获得型。其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有报告在赖特综合征病人的关节滑液或滑膜活检标本,33%~69%的病人有更高的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反应。在欧洲、非洲、中东、远东和我国,则多发生在细菌性痢疾感染之后,称为痢疾后型。通常由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包括福氏杆菌、志贺杆菌、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及耶尔森菌。国内有报告90%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有痢疾或腹泻史,大便培养阳性结果者均为福氏痢疾杆菌。本病也可发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且以赖特综合征为最常见及最早被发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本病与感染有直接的关系。


  2.免疫异常

因为赖特综合征患者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IgG、IgA及α2:球蛋白增高,而且非细菌性尿道炎或肠炎后可发生无菌性滑膜炎,提示免疫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尚未证实本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样有普遍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存在。

  3.遗传

赖特综合征患者HLA-B27阳性率80%~90%,HLA-B27阳性者本病的发病率高达20%,而且患者家族中有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者发病率上升,说明本病的发生与HLA-B27有关。但有的HLA-B27阳性者易患强直性脊柱炎,有的则易患赖特综合征,这可能与HIA-B27亚型不同有关。目前认为其发生机理可能由细菌质粒编码的细菌成分与HLA-B27抗原起反应,或本病的关节炎致病菌携带有模拟HLA-B27抗原的成分被识别而引起发病。也有资料认为是细菌与HLA-B27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二、发病机制:

1.从我国报告的病例来看,多数发生在菌痢之后。

本病病人HLA-B27抗原阳性率可高达75%~96%。虽然不是所有的HLA-B27阳性者经某些感染因素可引发本病,有些病人HLA-B27为阴性,但这一组织抗原在本病发病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HLA-B27阳性的中性粒细胞代谢特别活跃,或许增加了炎症反应。另一可能的因素是经微生物作用和HLA-B27特定的肽链片递呈给T辅助细胞,导致细胞毒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引起免疫异常。总之,本病主要是携带易感基因HLA-B327者,受某种病原体感染之后,体内免疫调控机制发生障碍,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从标志细胞免疫试验低下来看,细胞免疫失调也是引起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2.病理

本病早期,滑膜组织学改变类似轻度化脓性炎症,特点是炎症区明显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病变2周以上可见浆细胞及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增生。

  慢性关节炎病理特点是绒毛样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和关节软骨缘的骨性侵蚀,镜检呈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灶性浸润;部分病例可见淋巴小结或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微脓肿)。结缔组织和滑膜增生是本病的固有特点,慢性滑膜病变往往类似类风湿关节炎。韧带及关节囊附着点的炎症性病变是赖特综合征病变活动的常见部位。肌腱端病的典型表现有跟腱附着点炎,伴有关节周围炎症的腊肠样指(趾),X射线片显示的骨膜炎,以及肌腱附着点周围的骨质疏松、糜烂和骨刺形成。

  皮肤病变的特征是皮肤角质层增生,类似皮肤角化病和棘皮病,表皮出现水疱,疱内充满上皮细胞、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并常见微脓肿样改变。真皮外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病理改变与皮肤病变相似,但无皮肤角化病表现。

  1)皮肤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早期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细胞增多,伴有表皮突不规则延长和乳头上层变薄。真皮内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并游走于表皮细胞间。随着病情发展,表皮棘细胞变性和溶解,可见不同程度的仅有细胞膜和细胞核的“海绵状细胞”,偶见有脓肿。最后“海绵状细胞”可互相融合而形成大疱。真皮乳头层内有淋巴细胞浸润,间有散在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2)滑膜的病理改变早期为非化脓性炎症反应,尤其以富有血管组织的浅表部位最为显著,表现为滑膜充血。后期可见结缔组织细胞增生、坏死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另外还有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其组织学改变为软骨呈绒毛状肥厚,伴有血管翳形成及软骨下边缘性腐蚀。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反应性关节炎预防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反应性关节炎鉴别

  依据病史及临床特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多无困难,但对不典型及慢性经过的病例,需注意与其他关节病的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多为缓慢起病,以下腰背部疼痛为主,可呈上行性。患者可伴有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疼痛或肿胀,以髋、膝、踝常见,亦可累及上肢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疼痛及关节炎病程缓慢,与反应性关节炎的急性过程不同。此外,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多呈对称性,脊柱受累为上行性。尽管本病亦可出现眼炎、皮肤黏膜损害及HLA-B27阳性等,但根据病程、临床表现及骶髂关节炎的特点不难与反应性关节炎鉴别。

  2.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

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具有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或实验室特征,但不符合某一种疾病的诊断。本病可能为某种脊柱关节病的早期或其顿挫型,也可能是独立的疾病。患者可有腰背部疼痛,或有髋、膝、踝等个别关节的肿痛。X线检查可示轻度骶髂关节改变。患者的HLA-B27测定可呈阳性。但根据病史、临床特点不符合反应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对此类患者应注意随访,观察其病情演变过程,以给予及时的治疗。

  3.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腔本身的感染所致。一般发病较急,往往为单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可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但是,本病多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如败血症)的表现。关节穿刺为脓性关节液,血常规示明显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等。无眼炎、皮肤黏膜损害及骶髂关节炎等。抗感染治疗有效。若注意病史及关节炎特点,并结合关节穿刺等辅助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4.结核风湿症

结核病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发病与肠道、泌尿生殖道前驱感染无关。患者可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结核菌素试验、抗结核抗体测定可呈阳性。膝、踝、肩、肘等全身关节均可受累,且常伴有结节性红斑。本病经抗结核治疗有效。

  5.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可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但是,前者的发作常与饮食及劳累等有关,受累关节疼痛剧烈,皮肤呈暗红色,数月内可自行缓解。本病与肠道或泌尿系感染无关,无眼炎、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等特点。血尿酸水平增高见于大多数患者。降尿酸治疗有效。根据病史、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不难与反应性关节炎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反应性关节炎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是,对判断其病情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主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1.血液学

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性关节炎可明显增高,在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或出现轻度贫血。在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血尿,很少出现蛋白尿。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咽拭子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致病菌。但是,由于培养方法、细菌特性及取材时机的不同,常出现阴性培养结果。因此,测定血清中抗细菌及菌体蛋白质抗体对鉴定细菌类型十分重要。目前,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可进行常规抗体检测的微生物包括沙门菌、耶尔森菌、弯曲菌、衣原体、淋球菌、伯氏疏螺旋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以PCR检测衣原体及病毒的方法在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亦很有意义。

  3.HLA-B27测定

HLA-B27阳性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乃至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HLA-B27测定阴性不能除外反应性关节炎。最近,有几项研究对HLA-B27亚型与病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尚无一致性结论。

  4.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及抗核抗体均阴性,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可增高。这些指标测定有助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鉴别具重要意义。反应性关节炎的滑液中可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高,黏蛋白阴性。关节液培养阴性。利用PCR、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可在部分患者的滑膜及滑液中检测到菌体蛋白成分。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体重下降、倦怠无力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缩。外用消炎镇痛乳剂及溶液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根据关节炎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双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罗非昔布25mg,1次/d,或塞来昔布(西乐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选用。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转氨酶,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症状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关节腔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醋酸去炎松,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悉复明)、可的松眼液滴眼。必要时球后或结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同时,应进行眼科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肠道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羟氯喹、沙利度胺(反应停)等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成熟经验。

  对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明显疗效及慢性期的患者,可给予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对黏膜损害尤为有效,但应避免使用于HIV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有报道提示,对于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的患者,环孢素A及硫唑嘌呤有效,但均为小样本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可否将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用于重症或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仍无定论。

  5.抗生素

对于从尿、便及生殖道分离或培养出细菌的患者,应给予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最近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对衣原体诱导的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则采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但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是否应长期应用抗生素尚无定论。

  研究证明,一旦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关节内病理过程。因此,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疗关节炎本身。

  二、预后

  大多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较好。病程多在数周至数月。经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本病有复发的倾向。肠道、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是复发的直接诱因。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仍间断性腹泻或腹部不适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肌腱炎及肌腱端病较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但本病很少导致破坏性关节病变。有人对100例志贺氏痢疾杆菌后反应性关节炎随访20年,无1例继发类风湿关节炎。而另一项,对60例反应性关节炎的随访观察,却发现最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目前,对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此外,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反应性关节炎可演变为强直性脊柱炎。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护理

反应性关节炎护理

  预防护理关节炎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认识到该病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需医患配合,坚持治疗。

  第一、控制自身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关节炎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性物质,达到体液的酸碱平衡,从而预防和保养关节炎。

  第二,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反应性关节炎饮食原则

 不适宜食物

  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UP